园所动态

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第一课 教会孩子们如何自救互救

    “被人欺负了该怎么办?”“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?”“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?”……今天上午,上海市普陀区豪园幼儿园大三班教室里,30多位小朋友围坐一堂,正在听上海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一支队支队长沈雁辉讲授《幼儿公共安全小知识》。


       今天是上海中小学开学第一天,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市教委共同启动了“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”活动,推出覆盖大、中、小学和幼儿园的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补充读本,并首次推出电视公开课,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和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技巧。这是上海公安、教育部门联手为本市中小幼学生送来的新学期“安全大礼包”。


      沈雁辉介绍,针对幼儿园、小学低年级、小学高年级、初中、高中,以及大学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,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市教委在现有教材基础上,精心组织各专业警种、教育专家和语言文字专家,编撰了6册全新的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补充读本。其中,《幼儿公共安全小知识》以浅显易懂的文字配上生动形象的卡通图画,帮助教师向学龄前儿童传授如何防拐防骗、遇到危险如何求助、遇到火灾如何应对等安全常识。针对近阶段大、中、小学生群体公共安全防范常见多发问题,专家组围绕“抵制不良校园贷”“交通出行安全”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”等主题,编写“典型案例”和“防范要点”,进一步提高学生防范意识。


        同时,今晚18时,由上海市公安局与上海市教委联合录制拍摄的电视公开课“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”在上海教育电视台首播,并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平台滚动宣传。公开课由三位专业的公安民警担任“授课老师”,邀请不同年龄段的学生,以及家长和学校老师共同参与。时长60分钟的节目设有现场演示、情景示范、现场问答和场外互动等生动有趣的环节,从治安防范、交通安全、消防安全等三个方面,传授“公共场所如何防止孩子走失”“如何正确报警”“怎样避免道路上的安全隐患”“遇到火灾怎样沉着冷静地应对”等安全知识和实用技能。


       上海市公安局表示,希望通过“安全第一课”活动,培育全社会共同参与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意识,让广大市民,尤其是青少年群体,能够及时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,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,不断提高应急自救的能力。